五大联赛,五大联赛直播,英超直播,西甲赛程,意甲比分,德甲预测,法甲分析/全网最全五大联赛资讯平台,涵盖英超、西甲、德甲、意甲、法甲直播入口、赛程积分、实时比分与专家预测分析,手机电脑均可访问!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10场“渝超”赛事点燃山城重庆。其中,渝东南武陵山区赛区的“彭水蚩尤战神队VS黔江白垩纪恐龙队”等文体旅活动,吸引30.57万人参与。
“跟着‘渝超’游重庆”激发了重庆文旅消费市场,8天假期,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701.5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2%;实现国内游客花费196.14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4%。
“渝超”,从揭幕战开始就带着“超级、超凡、超群、超越”的气质——41支代表队、178场比赛、8个月赛程、5大赛区,建构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城市足球联赛体系。
从业余足球超级联赛到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它有着70年的深厚历史底蕴。空压厂、十八冶等业余球队曾在全国轰动一时,屡创佳绩,至今被老球迷津津乐道。
从“分区赛+总决赛”的双阶段创新赛制设计,它让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主场,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重庆各区县球迷的情绪价值。
九龙坡队对战渝中队时,当身披“熊猫球衣”的前锋带球过人,看台上立马就炸开锅。“鑫源熊猫冲啊”“渝中半岛雄起”……两边球迷助威声震耳欲聋。
随后出场的荣昌卤鹅队、綦江米粉足球队、城口老腊肉队、沙坪坝陈昌银队(麻花品牌)、石柱红队(辣椒品牌)、潼南柠檬队、秀山毛尖队……犹如一场场“舌尖上”的对决,把看台上的球迷看得直喊饿。
那些看似“玩梗”的队名,反映了“渝超”旨在与各区县特色风物、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科技产业等“体育+文旅+百业”的深度融合。
比如,大足石刻队、南川金佛山足球队、万盛黑山谷队、开州汉丰湖队、巫溪红池坝队、巫山红叶队……球队出场,就是一幅重庆旅游地图。
铜梁火龙队更有意思,一旦破门进球就喷火,吓得外地球迷一哆嗦。本地人赶紧解释:“莫怕,我们这是非遗展示!”外地球迷竖起大拇指:“你们是真会整活儿!”
对于重庆来说,“渝超”不只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体育+文旅”“体育+消费”“体育+城市形象展示”的大舞台。
“一日比赛,多日停留”“参加一场赛,玩遍一座城”等新消费模式影响下,体旅经济已成为全国各地争相逐鹿的新蓝海。
尤其是率先火起来的贵州榕江“村超”,不仅吸引全县群众参与,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球迷体验“吃榕江菜、看‘村超’比赛、住苗侗村寨”,法国、阿根廷、美国、巴西等50多个国家的球队也到当地交流。不仅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更直接拉动了当地经济。
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9月下旬到10月下旬),全国将举办各类文体旅融合活动超2.9万场,其中“观赛+旅游”“参赛+旅游”类项目占比达43%,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但随着大量赛事IP在全国遍地开花,一些比赛也因过于同质化,而沦为“自娱自乐”。
“抢占体旅经济新赛道,关键在于利用好体育赛事的聚合、裂变和辐射效应。如果体育‘主引擎’动力不足,拉动、辐射文旅产业也就无从谈起。”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文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表示,要真正实现“跟着赛事去旅行”,首先要打造赛事品牌,纵观国内外成功案例不难发现,赛事本身必须足够出圈,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吸引力。与此同时,要以游客、用户为中心,只有真正满足消费者对于赛事精彩程度和服务质量的双重需求,体育旅游才有可能持续吸引游客。
“当前,国内体育旅游发展很火,但必须清楚认识到,这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是短期行为。”罗兹柏认为,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聚焦长远发展,提升服务质量,打造赛事旅游品牌,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而释放出体旅经济的“乘数效应”。
“当前,体育赛事的拉动效应正在持续扩大,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黄晓灵表示,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赛事主题上要打造专属标签,时间上要激活淡季流量,空间上要串联城市地标,产品上要延长消费链条。
首先,要以赛事IP为核心,打造文旅专属标签。选择与地方资源匹配的赛事主题,通过差异化定位形成记忆点,并围绕赛事设计配套文旅体验。除了大型国际赛事外,各地举办的体育赛事要因地制宜,依托城市特点和文化传统做出特色。
如,因温网而著名的英国温布尔登小镇,为全球网球爱好者建起网球博物馆、开设网球学院,使全世界游客在观赏顶尖赛事的同时,也能体验一段网球文化之旅。
其次,要时间融合,利用赛事的时间节点,以“赛事+节庆”“赛事+季节”组合拳,打破时间局限,填补文旅淡季空白,激活淡季流量。
再次,要空间融合,将赛道、场馆与文旅地标深度融合,串联城市地标,让赛事成为城市形象的动态广告,打造沉浸式赛事场景。
最后,要产品融合,整合吃住行游购娱资源,推出“赛事门票+文旅套餐”,通过权益叠加延长消费链条。
“苏超”为文体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范本。前不久发布的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苏超”前六轮比赛线下监测的该省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
体育赛事与文旅行业正在完成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的转型升级,并积极带动了产业链经济增长。
“做强体旅经济,还要进行营销融合,利用全媒体,设计轻量化、趣味化的互动任务,鼓励消费者二次创作与传播,放大赛事声量。”罗兹柏认为,还要加强文化融合,将文化符号嵌入赛事细节,强化情感联结,让“文化可感知、故事可带走”。
“‘体育+文旅’的本质,是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让赛事流量变为经济增量。各地应加强规划,避免同质化,提升‘体育+旅游’活动的知名度、吸引力,才能在这场融合浪潮中抢占先机,形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罗兹柏说。(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韩毅)
人民网重庆10月11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10月10日,“中国干细胞第十五届年会”在重庆科学会堂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干细胞基础研究进展、临床转化应用、产业发展升级等核心议题展开学术交流、探讨合作事宜。…
人民网重庆10月10日电 (记者刘政宁)10日,记者从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获悉,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重庆市民出境约6.8万人次,平均每日近8500人次。其中,前四天是出境游高峰,均超一万人次。…
人民网重庆10月9日电 (记者冯文彦)2025国庆与中秋相连,假期消费叠加效应凸显。重庆市商务委联合相关市级部门和38个区县启动“畅享双节·渝悦消费”,推出六大主题350余场活动、超3亿元让利,充分释放假日消费潜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